福州传统春节 点击: 时间:2015-03-10 16:15 作者:968533城市殡葬专线
福州俗称“做年”。闽俗诸节最重要做年,节庆时间从正月初一开始,到初三止,有的延续到初九玉皇诞,甚至延续到元宵节。正月初一早餐吃太平面,线面加2个蛋,象征一年太平。初一至初三,整衣冠,向家中长辈亲友拜年,讲吉利话;路上逢人则互相拱手作贺。福州历史上是著名的商埠,旧时春节人与人相遇第一句贺年词便是“恭喜发财”,答语则是“齐发”。有〈竹枝词〉曰:“簇新衣服趋人前,礼数依然未变迁,路上相逢共作揖,发财恭喜贺新年。”福州水上胥民过春节还有个独特的习俗,就是妇女结伴上岸、挨家串门,贺年讨米,以示吉祥。用福州话唱诗贺年“旧年过了又新年,生意兴隆赚大钱;恭喜发财平安过,送奴米蜾过门前”:又唱:“姑嫂双双贺新年,红红伞灯挂厅前;好米好蜾送奴去,金字牌匾企门前。”    
        福州的春节一般默认从初一到初五,其中初一到初三商业全部歇业。说到春节不得不说除夕,除夕一家人备好一桌佳肴,围坐一起笑谈共饮,等待子时来临。夜里中堂灯全亮,祖先灵牌前蜡烛点起。到子时,人们全部到户外燃放鞭炮,烟花。发自内心的喜悦、祥和、自由。
        春节期间,都有回娘家习惯,一般初二回,或初三,或十五回。福州这边的嫁人的女子特别念娘家,比如春节之后还有坳九节(已嫁人的女子,熬煮一碗粥,洒红糖配莲子,龙眼干之类甜补材料,送到娘家给娘家父母吃。
  春节老传说的一种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客家人的传说)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摘自 福州档案馆  968533城市殡葬服务专线
上一篇:福州传统节日“半旦” 返回 下一篇:福州传统佳节——冬至
中华的传统殡葬习俗是怎样发展
福州传统节日——端午节
福州传统节日——立夏做夏
闽ICP备14016982号-1 版权所有:福州市圆满生命关怀服务中心 | 968533城市殡葬服务专线|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