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到死丝方尽 点击: 时间:2015-04-10 14:32 作者:968533城市殡葬专线
春蚕到死丝方尽——————————————韩卓琳
(2015年4月2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由福州市红十字会主办的一年一度清明节追思活动,今天这里如期举行。我很荣幸作为遗体、器官捐献者家属代表在此发言。
我父亲韩力民,山西沁县人,1923年4月出生,1989年10月29日因病去世,享年67岁。离休前任福建中医学院(现更名为福建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
父亲1938年15岁参加革命,1949年2月响应党的“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号召,随同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的4000多名优秀干部南下福建。担当解放福建、接管福建、建设福建的重任。父亲南下的第一站,被任命为水吉县(现建阳县水吉镇)公安局长。当时形势十分严峻,国民党残渣余孽、特务勾结土匪肆意横行,人民群众民不聊生,新生的人民政权受到严重威胁。在党的领导下,我父亲和战友们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团结当地游击队的革命同志,义无反顾、出生入死地投入剿匪反霸斗争。经过一年多艰苦卓绝的奋斗,水吉县土匪基本被剿灭,形势稳定,我父亲调离水吉,到建阳地委工作。在水吉虽然只工作短短的一年多,但父亲却深深爱上了这里的山山水水,与当地人民群众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情。在父亲的心目中,水吉就是他的第二故乡。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的中医药事业。1958年根据省委的指示,决定创办福建中医学院。父亲奉命调到省城,参加和领导了福建中医学院的筹建工作,时任福建中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1978年11月在省委、省政府的关怀下,文革中下马的福建中医学院正式复办,父亲被任命为福建中医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一直到1983年9月离休。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创业,终于把学校发展成集教学、医疗、科研三位一体的三结合体制。福建中医学院的创办、发展、复办等几个重要时期,无不记载着父亲的辛勤汗水和显著成绩。父亲为福建中医学院的创建、发展所做的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工作和他的高尚情操为学校教职员工所铭记,以至于在他去世二十年后,在报纸上还能看到老部下为他写下的追忆文章。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在父亲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中,前二十年投身于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建立,后三十年则完全奉献给福建中医药教育事业。1989年10月辛劳一生的父亲终于病倒了,在病重期间,他依然思考着如何为党的事业做最后的奉献。长期从事医学教育事业的他,深知遗体、器官对医学研究的重要价值。于是,他做出人生最后一个惊人的决定:1、丧事从简。2、将器官捐献给医学研究之用。3、骨灰撒在他深深眷恋的第二故乡建阳水吉。这个生时为党鞠躬尽瘁,死后为民捐躯奉献的太行儿女,就这样给自己的人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根据红十字会的记载,父亲是我省最早的遗体、器官捐献者之一。现如今他的名字及遗嘱“我热爱祖国的卫生事业并为此奋斗一生,死后愿将器官捐出作为医学研究之用。”,不仅镌刻在福州三山陵园遗体和器官捐献者纪念碑上,他的名字还镌刻在福州森林公园,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纪念园的英名墙上。2013年,我第一次回到山西沁县老家,取回一包家乡的泥土,分别撒在父亲骨灰撒放地建阳水吉和福州三山陵园遗体和器官捐献者纪念园。让他老人家闻着家乡泥土的芬芳,安息在八闽大地上。我为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父亲感到骄傲。
今天我们非常欣慰地看到,随着社会的进步,捐献遗体、器官造福人类,这一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社会各界人士所接受。各新闻媒体常有此类报道,但这毕竟还是小众群体,与社会各界的需求相距甚远,因此今天我们在坐的每一个人,特别是红十字会和各新闻媒体有责任和义务,为宣传和发扬这种奉献精神做努力。
今天到会的医学院学生代表,你们是未来的白衣天使,当你们选择了医学这一神圣的事业,当你们面对福州三山陵园遗体和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宣誓的时候,你们是否感到肩上的责任?若干年后当你们走上工作岗位,要如何面对每一位患者、每一条生命。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殷切的希望你和你的同学们,都能成为一名医德医术双罄的白衣天使。

福州市遗体和器官捐献热线   加多968533服务专线      福州市圆满生命关怀服务中心为福州遗体和器官捐献指定服务点)
上一篇:我为母亲感到骄傲 返回 下一篇:福州儿科医生康强脑溢血病逝工作超负荷26个小时
奶奶,我们明年再来看你……
2015海葬先人公祭暨春季公益海
福州首座抗日志士纪念墙将于本
闽ICP备14016982号-1 版权所有:福州市圆满生命关怀服务中心 | 968533城市殡葬服务专线|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