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 点击: 时间:2016-02-26 15:18 作者:968533城市殡葬专线

[引言]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来啦!今年的三伏天共40天,比去年多10天。7月13日称为“初伏”,7月23日称为“中伏”,8月12日称为“末伏”,8月22日称为“出伏”。三伏天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要合理作息,饮食清淡,及时补水。就要接受“烤”验,你准备好了吗?


2015年三伏天是从公历2015年7月13日(农历2015年五月廿八)开始,末伏最后一天是8月21日,共40天。

  初伏:7.13-7.22,10天;
  中伏:7.23-8.11,20天;
 

  末伏:8.12-8.21,10天。


 

夏季养生莫贪凉

预防中暑是大家首先想到的问题。夏季瓜果众多,特别是西瓜,确能解暑,但不可多食,因其性寒,日常可配些红糖姜茶以平衡其寒性。海带绿豆汤是很理想的清热解暑食物,海带能消痰软坚、泄热利水、止咳平喘,而绿豆清热解毒、消除暑热,一起煮汤味道也很特别。用10克荷叶,加6克金银花,再加10克党参,组成解暑益气汤,可以清解暑热,生津止渴,也非常不错,但身体偏虚寒的人应少吃。

中医认为,夏天是阳气最盛的季节,适合多吃些温性食物,助阳升发。阳气抒发出来,可以让毛孔张开,汗液排泄通畅无阻,就算暑气逼人,也能及时散热,不致于出现中暑的现象。相反,如果为了一时痛快,大吃寒凉性食物,身体的气血遇热则行,遇冷则凝,反而将散热渠道堵塞了,更容易中暑。

 

食物清淡能养生

 

在食物“补养”方面,因为三伏天天气炎热,出汗甚多,加上昼长夜短,睡眠时间相对较少,因此能量消耗甚大,需要有合理的饮食来支持,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补养”。这时节不适合吃得过于荤腥油腻,对于一般的人,三分荤七分素比较合理。


盛夏常出现胃胀、食欲不振的问题,可饮用香气浓郁的花草茶以醒脾,还可以用猪脾与姜丝爆炒后隔水蒸熟来吃,有健脾开胃的功效;草果去心去皮,切细,与羊肉、生姜、料酒同放炖锅中,加水炖熟佐餐,能温中燥湿,开郁消食;对于胃虚寒者,可用花椒、胡椒炖鸡肾,能温中止痛助消化;用当归黄芪炖石斑鱼,能补气血,益精髓,对于气血两虚而常出现心悸患者大有裨益。


运动也可防中暑

 

除了吃,夏季的运动是不可或缺的。许多人在夏季的首选运动可能是游泳。专家建议,游泳后干蒸一会儿,将身上的湿气去除。此外,夏季还可以选择慢跑、快走、打太极拳、做瑜伽等缓和的运动形式。专家特别提出,阳光是补足阳气的重要来源,因此,夏天运动时尽可能选择在室外,可利用早晚阳光比较柔和的时间进行运动。

上一篇:轩辕为什么被称作"黄帝"? 返回 下一篇:知乎·苗寨里的丧葬礼仪有哪些?
福州传统节日——端午节
中华的传统殡葬习俗是怎样发展
福州传统节日——立夏做夏
闽ICP备14016982号-1 版权所有:福州市圆满生命关怀服务中心 | 968533城市殡葬服务专线|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