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福州海葬公祭故事 点击: 时间:2015-04-14 16:04 作者:968533城市殡葬专线



    圆满生命关怀服务中心——968533城市殡葬服务专线  讯:从今年开始,市民对海葬相关信息咨询和报名,可以直接拨打968533了解及报名)4月1日上午,白菊青松布置的市殡仪馆千秋堂内一片肃穆,轻柔的音乐声中,100多名往年、今年骨灰海葬逝者的家属手捧鲜花、眼含泪水,带着对已故亲人最深切的思念,参加2015年福州市海葬先人公祭暨春季公益海葬活动此次海葬活动由福州市民政局、福州市委文明办主办,福州市殡仪馆、福州市圆满生命关怀服务中心 968533承办。这是福州市继去年之后第二次举行海葬公祭,也是第11次举办集体骨灰撒海活动,今年选择海葬的逝者达到53人,100多位家属参加了骨灰撒海。灵骨数量和参与家属人数比去年增加了10%。

 

 
8时左右,公祭仪式正式开始,工作人员手捧一个装着花瓣、燃着白烛的玻璃容器,缓缓走进大厅,全体人员垂首伫立默哀之后,主祭师福州市圆满生命关怀服务中心副理事长陈凯,郑重念祭文。一系列庄重的仪式后,海葬家属手捧鲜花,撑着黑伞,手捧装有亲人骨灰和花瓣的篮子,乘车来到台江码头,登船前往闽江口海域。
3小时后,船行至闽江口五虎礁附近,100多位家属,胸前佩戴着黄色的丝带,庄重地捧着装有先人骨灰的竹篮,互相搀扶着在工作人员撑着的黑伞下,将逝去的亲人的骨灰撒向大海,并在海面上撒下黄色、白色的菊花花瓣。
本次海葬公祭活动,仍然吸引海外侨胞和更多市民参加。其中有印尼的华侨,有市民七旬老母亲带着儿子的灵骨参与活动,为的就是完成先逝者的心愿。
胡秀云、胡秀兰姐妹和她们的母亲都是印尼归侨,1960年回到福建福清,母亲于去年平安夜去世,享年90岁。“海葬是母亲的遗愿,她想随着大海漂回到她出生的地方。”胡秀云说。海葬者不留下遗骨和墓碑,亲人心理上普遍没有了情感寄托的地方。胡秀兰告诉记者,有些家人不同意给母亲举办海葬,姐姐胡秀兰历经艰难,遇到很大阻力,但是两个人都觉得,必须帮助老人完成心愿。“以后我们也要参加海葬。”胡秀云说道。  
今年已经82岁的老人林惠卿认为,没有墓碑也没关系,因为对亲人的怀念留在心中。海葬者是她的丈夫,她说,海葬是低碳环保,有利于生态的行为,隆重而简单,自己喜欢用这样的方式祭祀、怀念丈夫。张雅明、张雅丽、张雅尔三兄妹一起带着母亲的骨灰来参加撒海仪式,将母亲的骨灰撒向大海后,三人难掩悲痛在船尾哭了起来。张雅明事后告诉记者,虽然舍不得,但是参加海葬是母亲的遗愿,兄妹三人都愿意支持。“这是一个很人性化的、充满感情的活动,希望能一直贯穿下去。”张雅明说。
今年70岁的吴先生昨日也捧着装有夫人骨灰的花篮参加了海葬仪式。“海葬是一种很好的寄托哀思的方法,而且也更环保”,吴先生说,他的父母也是葬在海里的。
据活动承办方福州市圆满生命关怀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在生态葬、树葬、花葬等环保节地葬式中,海葬是最生态、最环保的,近年来参加的人越来越多多,现代的祭祀的方式,已经越来越得到市民的认可。


 
除春季公益海葬活动外,福州海葬公祭仪式亦于当日在福州市殡仪馆举行,采用“敬主复礼”礼仪,将传统“敬祖·敬心”、“孝悌·礼义”的祭祀文化与现代开放风格相结合,为海葬者家属在清明时节提供一个悼念亲人的地方,为他们的先人送上诚挚的祝福。
此次海葬公祭活动在为海葬者表达哀思与崇敬的同时,也希望通过活动让更多人认识到海葬这种文明环保现代的殡葬仪式。
(圆满生命关怀服务中心  968533城市殡葬服务专线      敬主复礼  海葬公祭
 
 
 
 
 
 
 
  
 
上一篇:奶奶,我们明年再来看你…… 返回 下一篇:2015年福州市红十遗体和器官捐献追思纪念
福州首座抗日志士纪念墙将于本
奶奶,我们明年再来看你……
2015海葬先人公祭暨春季公益海
闽ICP备14016982号-1 版权所有:福州市圆满生命关怀服务中心 | 968533城市殡葬服务专线|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