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大陆从建国以来,较早较值得纪念的应该算周恩来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逝世后的骨灰撒海方式,开辟中国海葬的先河。随着殡葬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海葬作为一种文明节俭的殡葬方式渐渐为民众所接受,海葬是彻底解决骨灰入土占地,节约殡葬支出最有效的处理方法之一,也是今后骨灰处理的发展方向。
而我国的台湾地区
实际上,台湾的殡葬改革落后于大陆与日本许多,高雄港都的殡葬管理所,早在1997年订定海葬管理条例,致力推动海葬文化。高雄殡葬管理所雇请二十人左右的船只,免费让至亲家属带着骨灰,放入会溶解的器皿内,长眠于大海之中,与鱼虾为侣。
在新的殡葬管理法草案中,墓园与殡葬处所的定义将有所改变,墓园与住宅、学校隔离带的限制将大幅放宽。墓园的社区化与艺术化势在必行,像欧美或日本那样,隔壁就是火葬场、大楼地下室就是殡仪馆的情形将会发生。而都会区,诸如台北市、新竹市的火化率更在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火化进塔已成为主流。然而全国还有两百多万个塔位闲置,在安葬方面,新法也将从过去土葬、火葬进塔的方式扩及至树葬、海葬、花葬等多元方式。
至于日本列岛
根据日本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在378名古稀老人当中,其中有高占4成的人表示愿意在去世后将自己的骨灰撒入大海。按此比例,照10年前的同题调查高出了整整2倍。 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墓地价格与年俱增,在东京、大阪等大都市里,更是涨到了一般人望而生畏的天价。其次,海葬也体验了"回归自然"的新观念。此外,海葬不仅经济,还很浪漫。眼见海葬热在升温,人们潇洒地将骨灰洒在特定的区域内,随风飘向远方,不留一点痕迹。日本海运公司灵机一动,新开设了“远海海葬”业务。
这些年,沿海城市陆陆续续开启海葬模式,移风易俗,魂归碧海,比如厦门、宁波、大连、烟台、三亚、舟山、沈阳、上海等等,其中还有一些国外友人的身影。
(本信息来自百科,集合于968533福州海葬专题)